如果一盏台灯发光不均匀,并且时暗时亮,市民若长时间在此环境下阅读,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市面上的不少LED灯都号称是先进的光源,无频闪,可以很好地保护视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前不久,央视3·15晚会曝光“LED灯具频闪”问题,瞬间成为照明行业关注焦点,也引发众人对“灯具频闪危害”的思考。
央视实验人员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小技巧——用手机摄像头可检查台灯是否会出现频闪现象。近日,记者也用这个方法对市面上一些LED灯泡进行实验,发现部分LED灯泡确实存在频闪问题。对此,专家建议在选购和使用护眼台灯时要认准“CCC”标志,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记者实验:两款LED灯泡在手机镜头下出现频闪
近日,记者在网上选购了一款LED灯泡,价格为4.6元,随后又到五金城六街的灯具市场选购了两款价格分别为10元、15元的灯泡。然后,对其频闪性能进行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环境的统一性,记者将三款LED灯泡先后安装在同一个灯具上。然后,打开电源进行测定。然而,仅凭肉眼,三款灯泡看不出电视上所说的频闪现象。
随后,记者按照网上使用手机摄像头检测频闪的方法进行实验。
其中,网购的LED灯泡接通电源后,在手机镜头下剧烈地闪动,画面中不时有黑色线条连续地闪过,记者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半分钟左右,感觉有些头晕目眩。另一款价格为15元的LED灯泡在手机摄像模式下也显现出光闪动的情况,只是闪动频率稍低些。反倒是价格为10元的LED灯泡,手机摄像头显示的画面非常稳定,肉眼看不出有闪动。
专家观点:手机摄像头查看频闪,能简单辨别出劣质灯泡
“近年来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无频闪的‘护眼台灯’。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无法检测它们是否有频闪,但是我们可以巧妙地使用手机进行检测,也就是打开手机的摄像头对准LED灯泡,如果出现高频率闪烁的话,就证明这款LED灯具存在严重的频闪问题。”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梁宜勇告诉记者,简单通过手机摄像头来判定LED灯是否存在频闪并不是很严谨,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起码能够分辨出频闪严重的劣质台灯。
因为这种方法主要依靠手机屏幕刷新频率判断灯具的“频闪”,所以它受到手机屏幕刷新率和距离等因素的影响。“除了依靠这个办法之外,也可以通过查看这盏台灯是否使用直流电形式来直接判断。”梁宜勇说。
据了解,市面上销售的很多LED灯使用脉冲电源,成本相对便宜,同时有利于调节灯光亮度,而且延长灯的使用寿命。但是,它不是持续性发光,而是以极高的速度闪烁,我们的肉眼感觉不到,只有大脑以及视网膜能察觉到。长期使用这种LED灯会导致头痛,造成注意力降低和视力减退。
记者调查:灯泡价格不一,选购时认准“CCC”标志
记者发现,现在不少LED灯具喜欢打着护眼的旗号。以记者购买的三款灯泡为例,其外包装上都标有“使用寿命长”“不刺眼”“高效节能”等标语。即便是市场上同一条街上卖的LED灯泡,价格相差也很大,便宜的只需三五元,贵的高达三四百元。
在网络平台上,记者发现一款售价为200多元的LED台灯,商家在产品介绍中写道,此款LED台灯类似早晨八九点的自然光,使眼睛轻松舒适,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而另一款售价29元的“LED护眼学习阅读台灯”,近期就售出了3万多盏。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他们表示,在给孩子挑选台灯时,会比较在意是否具备护眼功能,价格则是其次。而对于如何挑选合适的台灯,他们表示不太清楚。有的家长也对台灯是否真的具备护眼功能表示质疑。“现在的商家都太精明,消费者在挑选时,很难辨别商品是不是真的有商家标称的那么好。”市民任先生说。
针对这种情况,梁宜勇表示,LED灯泡是这些护眼灯具的关键,而灯泡的频闪以及显真度都能影响人的感官视觉。
据了解,人体暴露在有频闪的照明环境中,如果满足接触时间长、视网膜接受刺激面积大、视场定位靠中心、闪光亮度高、与环境亮度对比度高、闪光颜色呈深红色等条件,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梁宜勇也提醒,无论是家居照明,还是办公照明,都应该选用无闪烁的LED照明灯具。针对护眼灯,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市场上商家所宣传的多是噱头,并没有得到科学认证。在选购和使用护眼台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应仔细检查台灯的铭牌和包装,注意包装上是否使用规范中文,是否标有制造商名称(商标)、额定电压范围等,认准产品或包装上的“CCC”标志(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英文缩写CCC,它是我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来源: 永康生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