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LED发光字_LED发光字设计制作专家_北京益尔欣 LED灯|LED发光字|金属精品字|标识导视牌研发制作_北京益尔欣
 
产品搜索:
   
暂无记录
 金属发光字
 单色发光字
 炫彩发光字
 各种精品字制作
 烤漆金属字
 精工不锈钢字
 金属镀金字
 数码灯制作
 轮廓灯
 七彩底板招牌
 订制灯具
 数码管彩屏
 标识与导视系统
 标识标牌
 导视牌
 大型楼体标识
 亚克力系列
 显示屏
 单基色显示屏
 双基色显示屏
 全彩显示屏
 泛光照明
 点光源
LED灯|LED发光字|金属精品字|标识导视牌研发制作_北京益尔欣
 相关知识
(二)LED照明九大细分市场解析 2017年它们能否引领潮流?

4、汽车照明

由于LED体积小、易于集成、方便布置,光通量便于电子控制调节,生命周期长、可靠性高、可满足复杂的汽车使用环境,LED照明成为未来车灯发展的重要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截至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63亿。而在短短10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额已由2005年的880亿元增至2015年的8000亿元,持续快速的发展让照明市场充斥了巨大的商机。

而就具体整车用灯而言,其中成长最高者为车内面板灯。此外,2015~2020年车外照明用LED市场产值复合成长率为8%,其中方向灯、雾灯等都有逾8%的成长,前灯模组(远近灯)LED封装产值年复合成长率更高达11%。至于LED应用于车尾灯渗透率,将从2015年约40%成长至2020年的50%以上,而LED车头灯导入趋势扩大,将是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汽车头灯在散热、可靠度、亮度等方面门槛要求较高,目前被车厂认可使用的LED厂商仍以日本日亚、德国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大厂为主,中国大陆本土厂商尚无法与之抗衡。国内及台湾LED厂目前主攻的市场,还是以汽车尾灯和车内灯如仪表板背光等为主,如长城、奇瑞等品牌主要采用台系灯珠,配件厂组装成车灯。

台企纷纷转战利基型车用LED照明市场

内地LED企业发力汽车照明市场的不完全名单

不过,车用LED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加上目前平均毛利率普遍在20%以上,甚至更高(前装市场的毛利率据悉高达50%以上),广阔的盈利空间和市场发展潜力使得中国LED厂商仍不遗余力、积极投入这一领域。

5、IR LED

IR LED即红外LED,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近红外发光器件,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指向性好等一系列优点。

根据IR LED芯片的特性,不同波长的红外LED产品可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如:遥控器、医疗器具、空间光通信、红外照明、固体镭射器的泵浦源、高速路的自动刷卡系统、摄像头、监控、楼宇对讲、防盗报警等。随着大功率红外线开发应用加速,IR LED厂商的研发重点倾向也从遥控器、滑鼠、通讯等附加价值较低的应用市场,转向手机、车用、安控产品红外线监视、红外医疗等高附加价值市场应用。

在蓝光LED陷入红海竞争时,国内芯片企业纷纷转型。此时,市场持续升温的IR LED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转型主要目标市场之一。预估至2020年IR LED产值(不含传感器)将达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11亿元),年复合成长率达24%,成为LED厂商的新蓝海。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红外线LED应用于安全监控的市场规模为9400万美元,2015年已增长至1.2亿美元。然而,由于LED厂商激烈的价格竞争,加上有越来越多厂商开始透过缩小晶片尺寸及改变封装形式以降低成本,使得2016年红外线LED于安防监控应用的产值微幅成长。

6、UV LED

UV LED即紫外LED,是单波长的不可见光。紫外LED在医疗、杀菌、印刷、照明、数据存储、以及保密通信等方面都有重大应用价值。

按紫外线的生物效应,可将紫外线按波长从高到低划分为以下四个波段:

UV-A(400-315nm):也称为黑光,波长最长,能量最低,占有自然界紫外光的最大份额。能引起皮肤的色素沉淀产生黑斑,故又称致黑斑紫外线;

UV-B(315-280nm):是自然界紫外光中最具破坏性的部分,会导致皮肤晒伤,产生红斑,部分可被大气臭氧层吸收,又称致红斑紫外线;

UV-C(280-200nm):全部被大气层吸收,通常只能用人造光源生成。多用于杀菌消毒。

真空紫外线(200-100nm):无法进入大气层,存在于太空中。

据了解,紫外 LED 的发展主流为UV-A LED与UV-C LED,其中UV-A LED多聚焦于光固化市场应用。数据显示,2016年由于紫外光LED产品积极导入光固化、杀菌与净化市场等各项应用,预估产值将成长至 1.66 亿美元。在UV-A LED市场激烈杀价竞争下,整体紫外线LED 市场产值已连续两年持平于 1.22 亿美元。

另外,由于UV-C可应用在食物保鲜、空气净化、水净化等市场,潜在需求惊人。然而UV-C LED产品技术门槛相当高,不论在磊晶、晶片技术、封装与市场接受程度等都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持续进展下, 预估2016 年UV-C LED杀菌与净化应用的市场产值达 2800 万美元,2021年将达2.57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高达56%。事实上,现阶段主要UV-C LED厂为美国、日本、韩国厂商,预计包括日亚化学与中国台湾地区LED厂商都在今年第四季陆续推出UV-C LED产品,以加速UV-C LED技术进展。在国内LED企业中,以鸿利智汇、国星光电为代表的中游封装公司都计划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深紫外LED产品。

7、Micro LED

Micro LED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指的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如LED显示屏每一个像素可定址、单独驱动点亮,可看成是户外LED显示屏的微缩版,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结构是微型化LED阵列,也就是将LED结构设计进行薄膜化、微小化与阵列化,使其体积约为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

Micro LED与LCD、OLED的比较

Micro LED display是底层用正常的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制成LED显示驱动电路,然后再用MOCVD机在集成电路制作LED阵列,从而实现微型显示屏,也就是所说的LED显示屏的缩小版。

Micro LED尺寸通常在100μm以下,目前业界水平大约10μm,未来长期目标是3μm以下。它具有高亮度、低功耗、体积较小、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头戴式显示器、抬头显示器、数码看板、TV等。

Micro LED 应用于小间距显示屏产品优势明显,随着点间距微缩,传统 LED 封装成本占整体显示屏模块比重将大幅上扬。Micro LED技术无须封装支架与金属打线,可降低传统SMD LED 封装成本。

全球的LED厂商虽相继启动Micro LED开发计划,但由于仍有瓶颈亟需克服,因此业界普遍认为Micro LED要进入商业化量产,可能还需要5~10年时间。虽然距离量产化还需有段时间,但Micro LED成为产业热点已是不争的事实,业界认为,只要在巨量转移的良率与精确度有所克服,在小尺寸应用上指日可待。一旦Micro LED商用化,估计会消耗全球LED现有产能的五成。

主要厂家布局Micro LED现况

Micro LED供应链

 

8、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IV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UIVOLED),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OLED因其特有的优势被业内人士称为“梦幻显示器”,也是公认的下一代显示发展方向。相对如今广为应用的LCD液晶屏幕,OLED因像素本身可以发光而可以做得更薄。OLED核心材料为厚度很薄的固态柔性有机材料,配合柔性基板和盖板,可以制造出可呈现各种弯曲形状的OLED柔性显示器。

柔性显示技术OLED的普及应用渐行渐近。今年,创维、深康佳、四川长虹、LG等在内的国内外龙头企业均推出了OLED电视,并将其作为2017年替代现有LCD高端市场的主流产品。LG正计划将自己最新研制的“壁纸电视”运往2017年CES展会一展风采;与此同时,业内预测即将于明年面世的苹果iPhone 8也将推出一款革命性显示产品。

随着技术提升、产线良率提高以及供应链的成熟,OLED将成为平板显示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并在很大程度上代替LCD,预计2017年“五一”将迎来首个行业爆发点。以电视为例,OLED对于LCD的替代将首先从高端产品展开,明年“五一”到618电商大促期间,OLED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将有望提升至5%至8%。如果苹果的iPhone 8如期启用OLED屏的话,这一风向标式事件将令OLED的普及加倍提速。

一旦应用普及,OLED也将反哺产业链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增量市场,包括OLED有机材料、柔性基板和盖板、驱动IC、水汽阻隔膜、3D玻璃、高精度金属掩模板等。

9、激光照明

激光照明分为可见光激光照明、红外激光照明:

1、可见光激光照明,按原理分以下两种:

1)蓝光激发荧光粉实现白光照明;

2)红绿蓝激光合成白色激光,或真彩色光照明。

2、红外激光照明,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空穴和电子复合的过程中电子能级的降低而释放出光子来产生光能的,然后光子在谐振腔间产生谐振规范光子的传播方向而形成激光。多应用于夜视、夜间摄像头监控照明。

据了解,激光照明的效率是LED的上千倍,不仅能增加投射距离、提高安全性,同时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并能应用到多个广泛层面当中去。由于该技术是采用半极性GaN激光管结合先进的荧光粉技术,其优点是电流密度大,所需芯片面积更小、更节能、寿命长、方向性好等,但目前价位较高。

激光照明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即发白光的激光器和未来激光照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一种纳米厚度由锌、镉、硫、硒构成ZnCdSSe,确保晶体并存,纳米薄片分成三部分,在光脉冲激发下可发R、G、B三基色的激光,混合成白光,可用于照明,也可用于光通信,光响应速率比普通LED快10~100倍。

诺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多次表示,激光照明是未来照明的观点,他曾大胆预测,未来十年,激光照明将会取代LED照明。据中村修二介绍,一个激光灯能够照亮100平方米的面积,因此激光照明的效率远比LED照明要高。但由于激光照明目前价格太高,导致应用率不高,相信未来将会是一个大趋势。

 

 

LED灯|LED发光字|金属精品字|标识导视牌研发制作_北京益尔欣
Copyright©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属于北京益尔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EL:010-8492879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马泉营658号  京ICP备:123456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