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率将达到18.35%,到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6亿元。
此外,GGII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LED照明出口月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 2017上半年中国LED球泡灯出口企业总数量约3200家。其中,排在前十企业合计出口6.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48%,集中度在逐步提高。
然而,3200家LED球泡灯出口企业中真正使用LED球泡灯自动化产线的企业却是寥寥无几。甚至国内几家LED照明大品牌企业也并没有真正把LED球泡灯自动化产线应用起来。
日前,高工LED就“投资回报仅半年的LED球泡灯自动化产线设备至今仍未被各家大品牌照明厂商广泛使用”这一现状,呼吁LED业内人士进行思考,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
问题抛出之后,在照明行业内“溅”起了不小的“水花”。不少LED业内人士纷纷作出回应,并分析了LED球泡灯自动化产线不被“青睐”的理由。
第一,产品更新太快,自动化产线难以应对;第二,球泡灯结构越来越简单,人工成本逐渐降低,做整条自动化产线投入产出比太低;第三,从制造业发展阶段来看,照明行业的制造工厂还远没到全面推行自动化的阶段,还有很多比推自动化收益更高的制造项目;第四,当前行业内大部分工厂都没有长久打算,还在生存线上挣扎,只能算短期帐,这就注定了LED球泡灯大型自动化设备没有市场。
高工LED微信群成员--崔剑锋
灯具设备自动化本身是个大趋势,为何照明厂家迟迟未能批量采购?除了设备本身价格需要成本外,更为重要的是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一个产品一两年不更新一下外观、材料,就会被对手超越,最终逃不过追求性价比的魔咒。
如今,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危机感太强,导致欧普看雷士、雷士看三雄、三雄又看佛照、得邦,大家都不敢轻易出手。唯有当一个灯具产品基本定型的时候,比如一款筒灯,在外观、材料、电源方案已经做到极致,产品标准化作业必定是照明企业的唯一选择。
高工LED微信群成员--张飞电源总经理杨冬
目前做LED球泡灯的企业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存款,大部分处于三角债务状态。所以,很多LED球泡灯企业老板仍在观望,并没有认真核算成本进行前行投入的魄力。
高工LED微信群成员--黄华
做灯的都很苦逼,利润微薄,所以进退两难,不敢轻易迈进。
高工LED微信群成员--david崔
根本原因就是产品利润太低,需要大量的产品堆积才能回收成本,时间和订单量怎么保证?
高工LED微信群成员--人在旅途
自动化是必然之路,终有一天会不用不行的。当然,照明厂商规模也是一个因素,因为生产出来的成品卖出去,才有意义。
高工LED微信群成员--chan winfair
……
其实,以上部分看法也正好反映出球泡灯厂商对于引进自动化生产线的顾虑。然而,在用工成本逐年攀升的大背景下,自动化生产线的导入亦是大势所趋。对于照明厂商的顾虑,炫硕智造董事长赵玉涛表示,炫硕的LED球泡灯自动化生产线已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赵玉涛坦言,一直以来,炫硕智造坚持的目标就是将LED自动化产线设备做成标准化产品,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目前我们的设备已经做到80%的标准+20%的特制。炫硕智造的自动化产线设备的特点就是高柔性,即使LED照明产品结构更新换代,也只需做一些细微的调整。
更何况,现在LED球泡灯的结构方案基本已经定型,对于其中细微的变化部分,炫硕智造已做了高度兼容。目前工位的修改成本已经很低,大概在1万-2万之间,所以照明厂商完全可以打消因产品结构改变而导致产线报废,或需大量资金投入修整产线的顾虑。
“如今,企业对产品制造的思考模式不应该仅停留在当前,而应更多的考虑如何消费未来。就如同我们很多企业知道要通过拿银行的授信,来争取投资商的资金,这也是一种消费未来的体现,只不过是在利用资金杠杆。那么,在标准品的智造上是否有超前的意识和魄力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和发展。如今的LED业内已不敢再妄谈工业4.0,但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依然要继续,就像围棋,能思虑更远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高工LED总经理谢鹏如是说。
据了解,炫硕智造LED球泡灯自动化生产线中倍速链线体及单机、灯头机以及球罩机全自动化作业程度较高,极度精简了人员数量;同时,在生产工序及人员配置方面,炫硕智造对LED球泡灯生产装配流程经过了细致缜密的研究,其自动化生产线高度契合LED球泡灯生产流程,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时产量可达1500只;另外,生产线总长23.8米,总宽2.6米,占地面积合理。

另外,炫硕智造通过对球泡灯生产工艺的优化,其自动化产线生产良率和效率已领先业内。尤其是其高柔性、易调整的特性,令其自动化生产线足以轻松应对产品的结构变化。

而针对照明厂商对于投资回报周期的顾虑,在上一篇文章中赵玉涛给大家算过一笔账,相比人工生产,采用自动化设备生产可节省生产成本0.4元,一天便可省8000元,100万/条的自动化产线仅需半年便可回本。如此一来,对于购买自动化产线的前期庞大投入的担忧,相信球泡灯厂商只需进行对比核算能释然。
其实,现在整个LED行业普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工成本高,招工难。据悉,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今年广东发布最低工资标准新规定,5月起全省平均提高19%。调整后,广东省最低工资水平总体居于全国前列。那么对于LED照明企业来说,用工成本的再一次上涨进一步增加企业运营负担。能够在不牺牲品质的前提下最大空间地降低成本,最好的方法便是自动化生产。
对于利润已经微薄的球泡灯来说,还有多少空间能够吸收高昂的人工成本?总而言之,自动化产线未来是趋势,LED照明企业也需要“它们”。 来源:高工LED
|